518网 http://www.518zixue.com 灵魂拷问时间到! 请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话语,回答以下3个问题: 第一,对“卷”的理解。 第二,如何反驳“大学教育无用论”。 第三,你的朋友兜兜转转,回到了原来的工作。家人朋友都觉得这是浪费时间,请问你会如何安慰他? 怎么样? 乍一看,是不是有点懵,有点泛? 别急,来看下今天的主人公们,是如何不假思索给出答案的。 首先,关于内卷: “国内社会就像一壶烧开的水,有上层,有下层,有人翻滚下来,就有人翻滚上去。” 其次,关于大学教育: “我一辈子都无法直接用上,但会影响我一辈子的东西。” 再来,安慰友人: “从上往下看,她是在绕圈圈;但我从侧面看,她是在沿一个螺旋楼梯往上走。” 感觉如何? 是不是挺惊艳? 要知道,这可不是学术讨论现场,更没有提前做过准备。 自始至终,不过是3个前舍友在聊天谈心。 一字一句,出口成章,皆是功底。 正因如此,这一系列“北大毕业10年宿舍同框”视频上线后不久,便引爆全网,播放量激增。 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大家? 有人说,是3个女孩人均7位数的存款。 也有人说,是3个女孩的学霸身份: 韩世中,2006石家庄市高考文科状元,总分633,同年河北省文科报考总人数17.3万。 全嘻嘻,2007湖南省文科第五名,总分656,同年湖南省文科总人数22万左右。 滕佳佳,2007温州市高考理科状元,总分692,同年温州市理科报考人数3.72万。 但看过视频的人会懂,这些都只是虚名。 她们的自信、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,样样都令人惊叹。 3个女孩亲身作则,传递“成功”秘籍: 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说去吧!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,世中是06年高考,另外2人是07年。 那么问题来了:她们怎么会在同一间宿舍? 这其中,便有渊源。 先让故事回到最开始,世中高分进了北大。 没有太多纠结,她选择了法学院。 理由简单粗暴:不想浪费自己的高分。 在后来的日子里,世中也没有后悔过这个选择。 法学,让理性思维在她心中埋下了根。 她的聪慧,没有在人才济济的北大埋没。 按佳佳的话说,世中就是因为在法学院考第一考累了,才有了接下来的疯狂之举。 是什么呢? 她要转系! 还是一般人眼中“没什么用”的中文系。 但,世中就是喜欢。 那天,她去旁听了一节中文系的课,就感觉被击中了。 文学典籍,浩如烟海。 名家思想,发人深省。 莫名地,她感受到了一种召唤。 鉴于当时,她已基本修完法学的课。所以,她决定听从内心。 无疑,这是个叛逆的选择。 时至今日,世中都还记得,她在教务处的画面。 老师低着头,弄着自己的事。 听她说要转系,头也没抬地回:“法学院不接受转系。” 世中愣了下,回道:“可是老师,我是转出去……” 这下,轮到老师吃惊了。 他猛地抬起头—— 此时无声胜有声。 最终,世中成功转系。 对于未来的路,她早已有所规划:她要走学术路线、读博士。 于是,大学毕业后,她留在了北大,读硕读博。 人生岔路口出现了—— 攻读文学博士期间,她的论文和人撞题。 雪上加霜的是,对方已经发表。 久违地,她懵了。不止为论文,更为自己的未来。 她一直坚信,自己早已找到毕生所求:做学术。 可,眼前冰冷的事实告诉她,这条路好像走不通了。 怎么办? 进,难,需要时间。 退,亦难,需要勇气。 最终,她选了后者。但,没有狼狈。 这之后,走进社会。 她换过3份工作,其中一个还是“铁饭碗”央企。 兜兜转转,世中回到了法律行业,成为一名知识产权律师。 不解的声音更多了:合着你绕了半天,回到了起点? 但,真是如此吗? 正如佳佳所言,她没有原地起飞,而是在螺旋式上升。 走过的所谓弯路,又何尝不是一种风景? 2007年,嘻嘻乘火车,来到了北京。 那天,阳光格外灿烂。 她坐在出租车里,望着远方的高楼,心想:我的人生,马上要被打开了。 如今,15年过去,她蓦然回首,遗憾又坦然地发觉: “我的人生并没有打开!” 3人中,嘻嘻是唯一一个,一条路走到黑的选手。 从她选择新闻专业之日起,便从未偏航。 用佳佳的话说,她“追名逐利”。 用世中的话说,她“很能自洽”。 而32岁的她回头看,只觉得自己的大学,被“效率”二字绑架。 她花了好多时间,看书背书,疯狂实习。 嘻嘻想过,如果能重来,她一定要珍惜那4年光阴,学会享受,接受氛围熏陶。 但,时光不可能倒流。 她只能继续往前。大学毕业后,她到香港读了硕士。 接着,重回北京。 然而,现实给了无情的一击:哪怕是研究生,实习工资也只有4000元。 比本科时还低! 她免不了沮丧,甚至有点怀疑,自己的研究生是否值当。 那段日子,可谓人生低谷。 与男友分手。 工作不顺心。 甚至有更糟的,她遇见了持刀抢劫。 当她终于结束和歹徒的周旋,赤脚跑回出租屋,无尽的委屈涌上心头。 她想过和男友复合,回头发现,对方已结婚。 时隔多年,嘻嘻才明白: 当初想复合,不是因为那个人,而是因为那个弱小的自己,想要找到庇佑的港湾。 万幸,她熬了过来,独当一面,更加强大。 后来,她加入一家创业公司,成为一名内容策划,稳步向上。 用她的话说: “谁不想成为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呢?但到最后,你会发现,成为那只龟也挺好的。因为一直走下去,总会到终点的。” 看吧,“追名逐利”并不是一个贬义词。 只要你能做到自洽。 嘻嘻就是这样一个人——她很稳,很平,有过曲折,有过高光。 她很喜欢现在的自己。 佳佳是3人中,唯一一个选择不育的。 一来,她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。 二来,她还有太多的未知领域,想要去探索。生下孩子,自然会丧失一部分可能。 她想要看更多的风景。 对她而言,工作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,要考虑的只有两点: 第一,能否见世面。 第二,是否有趣。 如果不能,那就下一个。 是的,就是这么任性。 大一下学期,她就看透了自己的“平庸”。 哪怕周围人,并不赞同。 父母。 朋友。 亲戚。 他们只看见,她考上了北大,那意味着光鲜亮丽—— 都市丽人。 人生巅峰。 存款8位数,乃至9位数。 只是,佳佳有自己的想法:她是优秀,但,没到匹配北大标杆的程度。 更何况,所谓的人生巅峰,本就没有定义。 国内还是国外? 央企还是外企? 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? 在佳佳这,外界的期许,只是外界的。 如果太吵太烦,她甚至会删好友。 落到行动,她的喜好就是唯一标准。 大学毕业后,她到英国读研。然后毕业,留英。 进劳斯莱斯。 做项目经理。 研究飞机引擎。 一干,就是6年。其中,还有在德国的半年。 但,即将升职之际,佳佳有了大胆的想法:换个国家,换个工作。 周围人自是不同意的多。 他们疯狂劝阻:你真的要去吗,放弃眼前的一切,从头开始? 佳佳用行动做出了回应—— 她来到了日本,在一家车企担任产品规划。 一干,又2年。 她又想尝试新的领域。 于是,她回来了,在知识产权公司,担任海外市场销售主管。 新征途开始前,佳佳还去葡萄牙呆了几个月,作为休息期。 看起来,她一直在“折腾”。 自由自在。 随心所欲。 但其实,她有自己的底线。 首先,存款保持充裕。 其次,技多不压身。 无论在哪,佳佳都能让自己活下来。 有工作,便有收入。 听说,佳佳的下一站,选在了曼谷。 看吧,旅途仍在继续。 这是佳佳的人生。 路怎么走,全由她决定。 10年来,3个女孩都完成了蜕变: 她们成了家,立了业,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。 这与在北大的学习经历,密不可分。 往浅了说: “写在履历都很加分。” “客户知道我是北大的,都变得亲切……” 往深了说: “大学教育像一块磁铁,平日里难辨方向,但在漫漫人生路上,总是默默指引着我们……” 3个女孩,3条道路,3种人生: 世中,不争不抢,不急不躁,按自己节奏,追求思想的深邃。 嘻嘻,企图心大,行动力强,敢想敢做,逐利于现实世界。 佳佳,见多识广,聆听自我,专注内心,追求人生的丰富度。 有谁能说出,孰优孰劣吗? 没有。 她们用自信的笑容,告诉世界:每一种选择,都有存在的意义。 哪怕用世俗的目光看,3人如今都很成功,因为她们找到了自我,选择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路,并为之坚持。 北大给她们的,远不只是一个名号,还有受益终生的价值观: 别人的期许,不是圣旨。 别人口中的成功,未必能让自己快乐。 所以,亲爱的读者,也请大家记得: 尽量听从内心,不要苟且,珍惜有限的生命,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样子吧。 而在此之前,不要躺平,认真修炼。 让能力出色, 让“武器”锃亮, 让战袍熠熠发光。 才能驰聘人生,所向披靡。 被动的命运里,要夺回主动权。平凡之路上,去领略一路风光,然后,成为风光。 ![]() |